上周在五年級寫作課中,以"變身"為主題,讓孩子思索化身其他人物,動植物甚至無生物,會是如何情況。藉以練習同理心以及想像力的發揮。其實類似的題材在中低年級都練習過,這次便讓他們自由發揮,同時也分享了自己曾經化身為向日葵的一段情愫和緣由。或許涉及老師的戀愛史,孩子都瞪大眼睛聽得專注。課堂上也講了莊子變身成魚、蝴蝶、巨木、鵬鳥,以及安徒生變身醜小鴨等故事。要求他們擯棄老舊題材,如流浪狗(貓)、路燈、鉛筆自述、小水滴旅行等題目早有範本可循,多尋求靈感五分鐘,結果迸出令人喜出望外的題材來,在轉換立場後的情感,也擺脫了人類的角度,呈現多元的面貌。
    有同學寫"寄居蟹",以生長環境切入,描寫尋找貝殼的經過,羨慕蝸牛不用換殼,控訴人們的捕捉。也有人化身太陽"想念冥王星",把太陽系剔除冥王星後的心情寫下。化身"蒲公英種子",夢想飛翔的"黑板樹種子"(謝謝同學,我後來在勤美誠品遇見了它),"紅玫瑰""百年神木"等植物的,"鳳梨屋主人"是海綿寶寶自述。"我住在天使街23號"則化身書中女主角,"球場上的主角"作者化身籃球,"國語課本"喜歡好學生,"吸血鬼"的蚊子,更有繞著地球跑的"氣象衛星",以及變身成某位朋友來看待自己。取材之廣,使表現的方法也產生了極大的空間,有些平常文筆普通的同學在此發生突破性的演出。同時提醒同學,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,務必要有自己的立場和為自己發聲。從作品中不難發現,在他那小小的心靈中,有某種程度的省思,算是很成功的一次誘導。
    我想,高年級的孩子面臨青春期那種迫不及待又畏縮的成長壓力,並不適合灌輸教條式的理論,改用啟發性的敘事表現,自然有其道理隱含其中,而這些所謂的道理,精確的講是自發性的明白,又不是外人能夠給予的。像這樣願意寫->喜歡寫->寫得好,就是我所追求的寫作教學原則了。喜歡自己寫的東西,才能讓別人喜歡你寫的東西,很簡單,不是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讀寫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