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年來的教學相長告訴我,閱讀與書寫相輔相成的關係,落了一個效果便得對折。

  回到高雄,更訝異孩子們對於經典文學的陌生,長期填鴨的教學方式遺毒頗深。於是我告訴設計師:「給我一面頂天立地的書牆吧!」這大大小小數十個咖啡色的方格子裡,陸續住進了身世背景迥異的書本。

  我希望大小朋友們都明白閱讀的力量,也許每天只花半小時,在這個心靈沉澱的過程中,所有接收到的訊息、一閃即逝的念頭都將內化成個人的價值觀,從而建立起專屬的思想判斷,並作為行動的指導準則。大小朋友請勇敢的推開玻璃門,挑一本書坐下來,在輕柔的樂聲中神遊於字裡行間;偶爾,我們可以聊聊書中的情節,或者交換彼此人生的體驗。閱讀沒有那麼難,各位讀友,歡迎光臨。

 

※寫作應該是快樂的分享想法與情感

許多孩子因為寫不出大人喜歡的文章而被送去補習作文,沒想到只是增加另一項痛苦的課業。我認為寫作應該是快樂的分享想法與感情,便希望有一個地方可以落實這樣的理念。

 ※寫作變成功課,討厭

寫作被當成一項功課,試問誰會喜歡寫功課呢?缺乏適度的引導、討論,機械化的按照規定,就算寫出漂亮文章也不開心。再者孩子被過度保護,與真實世界接觸太少,只好背空洞的形容詞來填充內容。

 ※分享取代告知

根據主題(不是題目)與孩子討論、分享經驗,讓他們說,聽他們說,並且要「進一步」去問:然後呢?怎麼會這樣?你有什麼感覺?

 ※欣賞,而非批評

這一點非常難做到,卻非如此不可。家長也是「讀者」,面對練習階段的「作者」,要給他成長的機會,不要把孩子當成作家來評斷,更不能任意指導,這樣只會帶來挫折感和依賴性。多從欣賞的角度去看待,找出作品中值得肯定之處,孩子就會樂意寫,也就會越寫越好。

 ※情感與畫面

好作品除了將作者的想法表達完整,還要能打動讀者,引起共鳴。因此情感要真摯,畫面要描述清楚,其次才是詞語和技巧。

 ※雜食有益健康

喜歡閱讀的人往往犯了偏食症。書籍含有各種不同的元素及樂趣。另外,翻譯書的語法多半有問題,成長階段宜多選擇華語作家的作品。

※親子共讀

營造閱讀習慣要從自己做起,每周一個家庭閱讀日;從孩子喜歡的種類入門,逐漸挾帶其他種類,就不會造成排斥了。

※閱讀啟動智慧

現代人的閱讀量不足。開放這個空間,是希望不管孩子或大人經常給自己一點時間沉澱,對於智慧的啟發會有所幫助。

※愛閱讀不一定會寫,但是,會寫後要再往上進步,就一定需要閱讀。

愛看書的人不排斥文字,但是未必能夠用順暢的文字表達,使別人了解自己要說的話,因此要透過練習來增進這種能力。喜歡寫作的人到後來一定會發現,題材、結構、語彙都沒辦法突破,原因就是閱讀量太少了。所以最好能夠「讀」和「寫」與時俱進。.寫作是一種輸出,把內心的知識、情感整理過後呈現給別人;閱讀是一種輸入,當不同時空的事情和想法進入內心,會激發自己的創意。

※讀寫堂希望帶給孩子什麼呢?

重思考、愛閱讀、喜歡寫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讀寫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