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  

※給予孩子的應該是方法與態度,而不是結果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●虎媽 永保移民的戰甲精神

2014-08 天下雜誌 作者:李雪莉

為何某些族群能由低處崛起,有些持續鶴立雞群,有的則逐漸落後?如何跳脫「富不過三代」的成功詛咒?「虎媽」蔡美兒繼傳授教養之道後,再度剖析特定族群的成功關鍵。

初春仍偶見薄雪的天氣裡,《天下》團隊到紐約造訪了蔡美兒(Amy Chua)。

三年前,她以《虎媽的戰歌》,一躍而為全球知名的暢銷作家。原以為那位曾在《時代》雜誌上與老虎合照、人稱「虎媽」的蔡美兒個頭很高,其實本人身形嬌小。

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旁、十五樓高的新屋裡,空間寬闊、視野極佳,她精確俐落的說話風格,令人印象深刻。

她經常開著吉普車,穿梭在紐約州和康乃狄克州,高效地管理學術、公眾與家庭生活。

她是華裔美國人的異數,打破許多華人與女性的侷限。
挑戰別人不敢明說的話題

她是耶魯大學法學院唯一的亞裔與女性的終身職教授。採訪時,她透露,年輕時應徵大學教職,曾投出一五○份履歷,連連被拒絕。但她父親卻說,「才被拒絕一百五十次,還不算多,再繼續努力。」蔡美兒對我們說,「我父親才真的是虎父!」

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(Sheryl Sandberg)說,蔡美兒挑動了美國白人的敏感神經,但蔡卻勇於挑戰別人不敢明說的話題。

蔡美兒和丈夫魯本菲爾德,今年出版的新書《The Triple Package》(台灣版譯為《虎媽的戰甲》),再度掀起討論。
她透過二十年來的數據分析,研究世界各族群的興衰。她好奇,為何某些族群能由低處崛起,有些持續鶴立雞群,有的則逐漸落後。

例如,從美國家庭資產淨值來看,猶太裔家庭的資產是美國全國中位數的四.五倍。此外,東亞裔學生在長春藤大學中的人數急速增加,伊朗裔和黎巴嫩裔也表現亮眼,這些族群的成功與人口比例不成正比。

她歸納美國社會中成功的少數族群的三大特徵:文化的優越感、身為少數的不安全感,以及對衝動的控制和紀律。
她也指出,美國社會發展出「活在當下」的文化,已削弱美國未來的競爭力。

在專訪中,她分享了新書內容、成長背景、教育哲學,以及時代更迭下,某些族群屹立不搖的關鍵:
過去二十年,我研究全世界異常成功的少數族群。我的第一本書就是研究在印尼、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的華人。以菲律賓為例,華人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,卻非常成功。不只是華人,非洲的印度人與黎巴嫩人也是如此。因此我很感興趣,為何這些少數族群能夠成功。

我注意到,在美國,最成功的族群幾乎都是外來的、移民的少數族群,美國人基本上是很安逸的。以華人常說的「富不過三代」來說,美國人就有這個問題。

有趣的是,我研究的這些成功少數族群,也有「富不過三代」的問題。

例如,華裔美國人的SAT(大學學力測驗)成績,比全國平均高了一四○分,但到了他們的第三代移民,這優勢就不見了。很顯然地,他們的後代安逸了。猶太人和摩門教徒則是例外,可能身為宗教少數,有長期被宗教迫害的歷史,他們的不安全感驅策自己更努力。

向三重包裹的文化學習

從這些少數族群的成功經驗中,我歸納出成功的「三重包裹」(書中譯為「三重包袱」),也就是成功的三種人格特質。第一個是他們強烈的文化優越感,第二個則是身為少數族群的不安全感。第三,這些少數族群都特別強調自我控制的重要。

以我自己來說,華人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,這給我相當的文化驕傲。早年我的同學會嘲笑我的英語口音,這種歧視給我帶來某種不安全感。但這種情緒加上了我的文化優越感,所以我不服輸,我會比別人更加努力,以證明自己。我的儒家文化背景給我一種不輕易放棄、愈挫愈勇的紀律。

這種現象在其他成功的少數族群上也同樣存在。

重點是,這些心理特徵是可以被訓練的,是從文化傳統、從父母身上傳承下來。

我認為在弱勢的族群身上,是可以透過教育體系,養成孩子不輕易滿足、愈挫愈勇的心理特徵,以改變他們的未來。

在全球化的時代裡,我們也可以用「三重包裹」來理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。

美國是世界第一個民主國家,但是從立國之初,美國就有很強的不安全感。因為在兩、三百年前,美國只是一群小殖民地的匯集,但歐洲卻是大型的王國,美國清教徒的工作倫理與不安全感,讓美國人急起直追。但現在的美國,這種奮鬥精神正在流失。

反觀亞洲,這三種人格特質正在發揮作用。

中國走出十九世紀被外國殖民的低潮,韓國也在中國與日本的環伺之下,日益茁壯。我想,亞洲人除了對文化傳統的優越感、對自己現狀的不安全感之外,還有第三種特徵,就是「吃苦」(編按:她特別以國語說出這兩字)的紀律。

但在這個全球化競爭的時代,亞洲人必須向西方學習自己欠缺的元素。我們很懂得吃苦、尊重權威、有紀律,但相對地,亞洲人不會挑戰權威、不懂反叛、比較沒有創意。美國人就很懂得打造新東西,美國人總是說,做自己的新東西,別追隨他人。

在這個時代,創造屬於自己的新東西很重要。我會建議,如果你是從台灣、日本或亞洲其他地方來到美國,記得保留自身的良好特徵(文化的驕傲、認真努力),但也要學習西方這種打破既有框架的思考方式,試著當一名領袖,更展現主動、勇於任事。

舉例來說,你看矽谷新貴、賈伯斯、諾貝爾獎得主們,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努力工作,而是創造新事物。像我在耶魯,經常有東方學生來找我,說自己想寫論文,但是不知道該寫什麼。這就是大問題了!別人沒有辦法給你新想法。

我們必須訓練年輕人問好問題、提出新想法,一個沒有自己想法的人是無法當領袖的。

一五○次,還不算多

從我自己的成長歷程中,我看到這三重包裹對我的影響。
我七歲才到美國,同學嘲笑我的英語口音,而我父母只是博士生,家境並不好。父親長達八年都穿同一雙鞋,我們家幾乎從不上餐館。但父親在我心中注入一種「好還要更好」的志氣,而我終生受用。

我目前是耶魯法學院唯一終身職的亞裔教授,也是唯一的女性。我也是《哈佛法學評論》(Harvard Law Review)第一位女性主編。但我人生並非一帆風順。

我在取得教職之前,應徵了一百五十個大學教職,被拒絕了一百五十次!我父親只淡淡說,才被拒絕一百五十次,還不算多,再繼續努力。對我來說,他才真的是虎父。

當然,這種訓練孩子動力與毅力的教育方式,在這個時代或許並不討好。我也注意到要求過度的問題。我的大女兒比較接受我的教育哲學,小女兒就比較抗拒。到了小女兒十三歲的時候,我們的關係很緊張,我就想,畢竟她的快樂是最重要的,所以我們調整出另一套學習模式。

基本上,我認為應該要取得平衡,在激勵孩子的成就動機時,父母也要給予無條件的愛,要傾聽孩子的心聲,要因材施教。

我不贊成完全高壓與緊迫盯人的教育方式,我們必須要看不同孩子的個性與需求。更重要的是,成為一個快樂的人,同時在成功的道路上,多一點反叛,多一些不同的成功型態。

但我也會教導我的孩子,千萬不要因為懼怕而不去做某件事。因為在我的生命經驗中,許多帶給我真正快樂的事,都是經過挑戰自身恐懼之後才得到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讀寫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