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原文刊載於95年發行之<挑戰基測作文六級分>,前衛出版社
1.題目:破繭而出
2.引言或參考資料:
蠶的一生從卵中孵化出來稱為「蟻蠶」,以桑葉為生,一段時間後便開始脫皮。約有一天的時間,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,這叫「眠」。經過一次脫皮後,就是二齡幼蟲,每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,共要脫皮四次,成為五齡幼蟲才開始吐絲結繭。二天二夜之後,才能結成一個繭,並在繭中進行最後一次脫皮,成為蛹。約十天後,羽化成為蠶蛾,破繭而出。
請把自己的學習歷程與之相比喻,寫成一篇符合下列條件的文章。
3.寫作規定:
◎將題意略作說明。
◎選擇某項學科或才藝。
◎學習的階段性必須有順序。
◎寫出自我期許。
※文中提到相關人、事物,不可直接道出名稱。例如某某補習班。

參考作品 雙十國中 曾雅筠
坐在鋼琴前,我隨意按著黑鍵與白鍵,想著自己在學習音樂的路上,有歡喜也有挫折。不過,現在的我,已比先前的我,更有了一份的自信。
從小學一、二年級開始,媽媽就讓我學鋼琴。從簡單的小星星、小蜜蜂到悅耳動聽的給愛莉絲、少女的祈禱等世界名曲,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從我手中彈出,使我早就立下志向,一定要朝音樂這條路邁進。
可是自從上了國中音樂班,所練習的曲子漸漸艱深了,往往練習了好久,就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,最令我感到挫折的就是最近所彈的貝多芬的奏鳴曲。原本在彈時,總覺得行雲流水,可是其中有幾個章節,我一直彈不好,就像是一塊塊的大石頭,整個曲子的音樂性就在這幾個部份給擱住了。我反覆的練習,可是老師總覺得我處理得不夠細膩,我自己也覺得彈得並不順暢。每次只要翻開樂譜開始彈時,就覺得好痛苦。
就這樣,我幾乎想要放棄了。我也開始懷疑,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天份,然而我總會想起媽媽的鼓勵:「細細體會老師的指導,加上不斷的練習一定會突破的。」所以我嘗試著再跟老師溝通,了解自己的缺失,一次又一次的彈奏,咦,我自己覺得跨過那塊石頭了,老師也說我彈得有進步了,我聽了對自己更有信心了。
現在的我,就像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,對於學習音樂,我不再畏懼,我一定會好好堅持下去。

寫作要點分析:
寫作規定幾乎把段落大綱訂出來,程度不穩定的考生只要依照提示來敘述,加上一些感想,拿四級分不是難題。
作者用「路上的大石頭」比喻學習遇到的困難,很貼切。描述由基礎到進階,從興趣到鑽研的學音樂歷程,順敘的寫法掌握重點發揮,沒有流水帳的問題。惟獨在「說明題意」的部份不夠小心,需注意只有蠶蛾才會破繭,蝴蝶應該是破蛹而出才對,下結論時最好再回顧一下題目和引言。
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http://www.saylingwen.org.tw/cms/index.htm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讀寫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