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脾氣 也是長大的練習/李坤珊

當寶寶逐漸長大,進入會表達自己感受的幼兒期,事情不順己意就發脾氣,哭鬧、摔東西,面對這種無法溝通的「小大人」,家長們威脅利誘、連哄帶騙不成後,只好搬出權威逼迫孩子收斂,這樣的結果卻可能傷害的親子關係。難道沒有比較好的方式嗎?

轉念,用中性的眼光看情緒
李坤珊認為,在談情緒教養前,首先成人必須改變自己的態度。因為成人很容易將發脾氣視為「負面情緒」,因此就會期待孩子是快樂的,負面情緒愈少愈好;就算有,也希望一發生就能很快控制。
家長雖是以愛為出發點,希望孩子可以快快樂樂,但若我們一開始就抱持著「這是正面情緒」、「那是負面情緒」的二分法,面對孩子哭鬧、生氣時,很容易會直覺採取阻擋或是消除的方式來處理。 情緒如同洪水,阻擋與壓抑並不會讓水消失,反而會蓄積更大能量而以另外的形式出現。
因此,處理幼兒情緒時,成人得先轉變自己看待情緒的態度,因為不管是哪一種情緒,其實都是有利學習生存的成長機會,例如:害怕能讓人在面對危險時提高警覺,生氣則是讓人在面對不利的情況時表達抗拒,因此,沒有一種情緒是錯誤或負面的。
當我們可以用更「中性」的眼光看待情緒,把孩子會快樂、悲傷、生氣視為正常,我們就不會直覺的想要去壓抑孩子的生氣,轉以同理孩子的感受。
當我們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想「為什麼他這麼生氣」,才能正確分析孩子發脾氣的原因,對症下藥,並幫助孩子找到疏通的方法。以疏通來處理孩子的情緒,不但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小孩,反而能幫他指認自己的情緒,也有機會了解自己為什麼發脾氣,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排解它。

接納,情緒教養第一步
多數時候,學前幼兒並不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態,也說不出來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反應。這時候,孩子需要大人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感覺與情緒,更重要的是,需要大人幫助幼兒明白「自己的反應是正常且被接納的」。
了解與接納,是開始情緒教養的第一步,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要贊成孩子哭鬧或是亂摔東西的行為。《讓孩子安心做自己》一書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:
開學第一天,李坤珊班上來了一個四歲的新生史帝夫,他因為不想來這個班級而拒絕跟大家進行團體活動,甚至在助教瑪莉老師耐心勸他時,憤怒的踢桌椅大吼:「我恨新教室、我恨你。」於是李坤珊跟史蒂夫進行了以下對話:
老師:「我知道你恨新教室、新老師,你想回到雪麗老師的班級去。」(用孩子的話幫助孩子指認情緒),史帝夫一直點頭。
「你好生氣!你好生氣不能去雪麗老師的班上,你也好害怕待在這裡,對不對?」(幫助孩子釐清事件和情緒間的關聯性)
「每個人都會生氣,生氣沒有關係。」(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)
史帝夫:「我不想來這裡,我真的很生氣。」
老師:「我知道,你好生氣!你需要我抱一下嗎?」(提供安撫的建議)
在抱了史帝夫幾下後,老師繼續跟他說:「我知道你生氣,生氣沒有關係。但你用力踢桌椅、對瑪莉老師大聲吼叫,這樣你會受傷、會把東西弄壞,也會讓想幫你的人難過,是不適合的。等一下我帶你去把桌椅扶好擺正,也去跟瑪莉老師說抱歉。」(幫助孩子了解自己這次選擇的行為是不合適的,以及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)
接著,老師詢問史帝夫:「我現在必須回去帶大家一起唱歌,你要跟我去,坐在我旁邊嗎?還是你想坐在旁邊的小椅子上,看我們唱歌?」(提供孩子目前能做的選擇,幫助他往前走)最後,史帝夫選擇加入大家一起活動。
從書中這個例子,李坤珊示範了該怎麼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:從第一步幫助孩子指認情緒,接著接納情緒,並且找到情緒與事件的關聯。
此時,孩子會因為被接納而降低氣憤的程度,這時候再跟孩子釐清他的行為有哪裡不恰當,並且清楚的告知孩子該如何為行為負責,最後再提供孩子轉移的方式,幫助孩子走出情緒困擾。

最後,書中也提醒我們,在處理孩子的生氣事件時,大人最該避免也被捲入孩子的情緒裡。因為孩子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時,大人一旦跟著生氣,只會讓孩子更困惑、害怕、生氣,甚至覺得這個大人並不可靠。
教養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但李坤珊從了解孩子、尊重孩子的角度出發,提供了我們一種避免精疲力盡、兩敗俱傷的選擇,甚至因為了解、接納,也讓我們懂得欣賞家中的「小大人」。如同她在書中序言的告白:「要不要愛孩子,從來都不是個選擇,但要如何愛他,卻是個選擇題。這個選擇不會很容易,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,都是個謎。所幸,只要你了解他,如何愛他就有道路可尋。」
建議爸媽在使用這本書時,可以先從序言開始看,充分理解為什麼要以尊重孩子為出發點的教養方式後,再從目錄頁按圖索驥,針對教養困擾對症下藥,期待透過這本書,都能讓我們更聰明、正確的去愛我們的孩子。

【教養金句】 處理幼兒的生氣事件時,大人最該避免的是,也被捲入幼兒的情緒裡。一旦成人也開始生氣,只會讓幼兒更困惑、害怕、生氣,更覺得這個大人不可靠。 ——摘自《讓孩子安心做自己》/李坤珊著/親子天下出版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讀寫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